English

记者你能把社会引向美好吗

2000-11-08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今天的社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传媒,离不开沟通,离不开记者,今天是记者们的第一个节日,就在这个社会越来越把记者当回事的今天,百姓们对记者也有一番说道——

眼中的记者:扛着一大堆事实走路

杨前(23岁):一个真正的记者应该把新闻放在第一位,哪儿有新闻就往哪儿跑,甚至有时候听说某地发生某事时,顾不上吃饭就跑去了。记者写新闻要及时准确,但是对自己的生活安排就既不及时也不准确了。别人都说当记者自在,可那种自在只是一种形式,记者又忙又累又得负责任倒是本质。

于晓波(20岁,学生):记者挺累的,很多时候都不能说自己的话,发表自己的见解,往往是肩扛着一大堆事实走路,又不能有一点放松。但是当他们的名字打成铅字时,倒是怪叫人羡慕的!

李泉(27岁,工人):我认为现在记者这个职业不太神圣也不特别神秘。从现在许多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千篇一律上看,做记者不像人想象中的那么难,但在重大的国内外事件中,人们就习惯从自己喜欢的记者的视觉看世界,像奥运会的报道,国内许多记者亲临现场就挺好,他们每个人发回的报道都有所侧重,所以要多看报纸,多换频道才能纵览这一盛会。

阎女士(55岁,退休干部):与五六十年代相比,现在的记者也比以前有了更活跃更多彩的舞台,可以这么讲,老百姓在读报看电视的同时,也在不断接受记者所引导的全新的生活方式。讲老百姓身边的事,讲老百姓关注的事是人们对记者最简单的要求。

温少粤(30岁,职员):我眼中的记者是正义的化身,他们用劳动能换来一个个真实的报道,老百姓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。但是现在能进行深度和广度报道新闻事件的大牌记者并不太多,这可能与浮躁的世风有关,其实记者应该是博大精深的人,只有这样,他们才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有力度的分析。

柳春生(40岁,武术爱好者):记者的职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,他们关注生活的力度也越来越大。我开出租车时接触过许多记者,我发现他们大都平易近人,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,他们对工作热情而投入,令我比较感动,这是记者生存之本。

施韬:虽然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历史印记,但作为文化人一部分的新闻记者,从来没有丧失自己的责任感,他们介入现实社会的主动性和欲望更强烈了,特别是一些年轻记者,有活力、敏感、思维开阔,这是主流。另外,不可否认的一点是,一些“会议记者”、“回扣记者”影响了记者队伍的声誉。他们拉广告、跑赞助、拿红包、吃回扣……不是现在有句“新三防”的说法吗:防火防盗防记者。一句话,都是一个“钱”字给闹的。这些记者应该反思了,千万要把持住自己手中那枝笔。

李衷:与六七十年代的记者相比,现在的记者不够平民化,摆不正自己的位置。他们有的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得不够,也不注重深入基层,往往主观臆断,妄加评判,以为自己最接近真理的边缘。比如一件案子法院还没判,记者就先在那里评述一气。一些强势媒体的记者更是如此。记者必须有自己的判断,人云亦云不行,但千万不能轻率地下判断。

接触的记者:站在舆论前沿

张敬伟:我在工作中,经常和记者打交道,总的感觉是,80年代以前的记者很朴实,很敬业,大家像朋友一样,有困难互相帮助,从来不会为一些经济上的事计较。而现在的一些记者就不行了,我们得陪一百个小心,真怕得罪了。他们可以用“娇骄二气”来形容。一方面,不太成熟,不善于和人打交道,比较脆弱;另一方面有些骄傲,有时简直是骄横。我认为一名优秀记者应是一位极富同情心的人,他应在采访中投入更多的感情和被采访者对话。

张女士(37岁):我与记者没过多接触,但我知道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职业,当然也是一种好的职业,比其它行业更能引导人,作用特别突出。记者节的设立对记者应是一种推动,也应该设立,社会对记者应持一种尊敬的态度。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,记者应深入生活,深入基层,要有职业道德;现在有的记者为报酬而写新闻,走到了“有偿新闻”的极端,出现假新闻,不真实。

张先生(23岁):我经常接触记者,知道他们站在舆论前沿,带来新的信息,甚至有的记者能够超出自己的职业界限来帮助别人,就更难能可贵了。时下,有一些记者作风确实可恶,被称为“吃喝记者”,虽然是少数,但如害群之马。设立记者节本身是件好事,但我认为设不设都无所谓,因为记者这一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,它更注重记者职业道德的体现和所谓的“良心发现”。

明天的记者:还要把持住

刘富强(30岁):记者应该有记者的素质,要报道对大家有帮助的事,比如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。另外,报人要有商业头脑,有市场意识,现代社会,大家都有很多事儿要干,所以报纸的信息量要上去,在最短的篇幅内反映尽可能多的东西。

宁四忠:老百姓都把记者看成是自己心中的活菩萨,记者的心应该贴近老百姓的心,百姓心里想什么,他们正在做什么,记者要及时反映出来;记者的意识要超前,要有引导作用,而不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阶段;记者的观点要更新,以适应社会的发展,同时通过自己的批评和报道,把社会引向更美好的境界;俗话说“婆婆的嘴,跑堂的腿”,记者要多到底层去跑,和老百姓多联系。另外新闻媒体要团结好一些比较积极的“编外记者”,这些人生活在老百姓中间,能把现实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媒体。另外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,记者不能太浮躁,不能让有偿新闻把这一块净土给搅和了。

冯先生(机关人员,26岁):设立这个记者节,我认为一方面可以体现国家和人民对记者及其作用的肯定,因为记者这个职业也确实比较辛苦,又不可缺少;这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,也可以改变一些人对记者的看法;但另一方面,如果记者本身把持不住,就会像贪官一样令人唾弃,再无形象可言了。

陈京生(工人,40岁):记者要敢说话,要记者是干什么的,就是给大家说话的,说什么话,说老百姓非说不可而又不敢说的话。记者的职业要求他不仅在工作中要这样做,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,也要敢于站出来说话。记者节也应该是弘扬这种精神的节日。

马相欣(70岁):记者要本着良心和忠心写东西,尽量报道真实的事情,要多到民间去采,民间有许多优秀的传统,有必要发扬光大。

王幼珍(58岁,药剂师):人们理想中的记者是完美的,他们既要能及时反映老百姓的生活,又要能监督不正之风。记者对生活的介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,提升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。

本报记者李海清庞永厚

实习生黎海福魏建曲明凯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